他是个买游戏的“奸商” 我很尊重他
太多的电玩新手给大海抱怨:某某店如何乌烟瘴气,店员如何给他们使脸色,老板如何嘲笑他们无知。于是大海安慰这些新手,并且耐心的提供一切的帮助。 所以Ps4和xbox one上永远按照客户的要求,提供试玩,店员仅是指导,绝不主动参与。空闲的时候,只能播放最新的游戏演示,禁止玩游戏。 大海扣过一个店员工资,原因是嘲笑客户玩游戏时拿倒了手柄;大海也曾开除过一个店员,因为他上班的时候打电话,将客户晾了整整15分钟。 “我是卖游戏的,不是玩游戏的。做生意就得有个做生意的样子,咱不是玩家。” 但这并不意味,大海对老玩家们不屑一顾。 每当这些“老家伙们”要来店里的时候,大海总会把时间安排在中午,或者傍晚。 不为别的,只为请人吃饭,几样炒菜几瓶啤酒算不上什么,但可以维系交情。大海明白,老玩家来店的目的,就是聊聊天,找找回忆。人家真想买东西,会去他的网店,或者货比三家。 但最近两年,老玩家们来的越来越少。大海只能在朋友圈里,看到他们的近况。大海知道,他们的时间被更多的事情所占据,游戏并非必需品,年龄一到,就会自然流失。 好在老玩家并非完全放弃,很多人将电玩的接力棒,传到年轻人的手里。新的客户,一半都由他们介绍,从经济刚刚独立的年轻人,到刚刚上小学的孩子。 大海的孩子小学4年级,身材敦实,长的更像妈妈。 作为男孩,他到了自以为是的年纪,他经常自豪的对同学们说:我爸爸是电玩店老板! 这这一句,给大海惹上了麻烦。 家长们认为大海的业务,就是经营赌博游戏机。家长们纷纷暗示子女不要和大海的儿子来往,并且要求学校立刻调查。 大海说那天特别尴尬,他花了3个小时,终于澄清了自己和赌博游戏机没关系。老师不耐烦的表示理解,并要求大海不要给孩子玩游戏,因为儿子上课总是走神儿。 大海明白原因绝非游戏,而是和他玩的同学突然少了,儿子陷入了某种忧郁。他在儿子过生日的时候,专门邀请他的同学前来参加,大海把和游戏有关的东西统统藏起,换上了厚厚的“四大名著”和《上下五千年》。 “弥补行动”还是失败了。 一个孩子从阳台的犄角旮旯,翻出了风尘仆仆的X BOX ONE。那个孩子两眼放光,拍着手大叫:ps4哇!最先进的游戏机! 大海没有办法,只好把《我的世界》塞进碟仓,孩子们兴趣如此统一,让所有家长感到惊奇。只有大海见怪不怪,笑眯眯的讲解,一颗颗小脑袋紧紧的挨在他身上,蛋糕都忘了吃。 大海的地位最终没有提高,除了少数家长,更多的人认为大海,就是个“卖小孩儿玩具的”。大海并不知道,儿子在同学中间威信大涨,因为他有个类似魔法师的好爸爸。 “但我还是不鼓励儿子玩游戏,现在游戏太厉害,孩子们又太聪明,还是好好念书吧,竞争太激烈了。” 竞争,不仅意味着儿子今后上什么中学,考不上要交多少钱。更意味着越来越高的租金,越来越小的市场。 2013年,同一楼层还有7家电玩店,随后它们以每年1.4家的速度消失,如今仅剩大海。 同行们走的走散的散,更多的是选择转行。 国产手机、运动手表、甚至是高仿包包,都能作为首选。据说某个电玩老板,转行去做牛肉面,当年就实现了利润翻倍。反正同行都觉得电玩已经食之无味,赶紧找到下家接盘才是上策。 大海没那么悲观,但并非不担心。 他想扩大营业面积,可惜租金太贵,他还想接父母到城里养老,但老婆今年准备要2胎。他不是没有想过转行,但他接收不了从零开始,他也用心培养店员,但他们总是成长太慢。 三个月后,大海的两个店员全部辞职。4个月后,大海的柜台里,出现了“XX笔记本特许经销商”的招牌。 大海说他就是想试试,没有别的意思,再说这是游戏笔记本,不算不务正业。 专栏征稿——点击参与! (编辑:1919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