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惩戒部队:你想回家吗?先炸掉这座机场!
苏俄军队最早的惩戒部队成立于内战期间,1919年,红军曾在一道命令中提到: “必须组建一支预备单位,用于收治逃兵和各种违纪人员……” 在1941-1942年,随着前线惨败,投敌和脱逃现象屡见不鲜,于是,成立惩戒部队的想法又在苏军当中死灰复燃。1942年7月25日,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“227号命令”,这道命令后来称为“绝不后退”,其中规定:逃兵和怯懦者将受到严惩,相关人员将被剥夺荣誉和军衔,并派往各个惩戒营和惩戒连。
在该命令下达之前三天,苏军的第一支惩戒部队便已经成立。而在接下来的近三年中,苏军共组建了65个独立的惩戒营和1048个惩戒连。在整个战争中,一共有超过42万名士兵进入了惩戒单位,这个数字相当于战争期间、苏联参军总人数的1.24%。在前线,这些军人们的任务只有一个:“用鲜血洗刷自己的罪过”。 2010年前后,俄国发行商1C先后推出了《战争之人》和资料片《负罪之人(Condemned Heroes)》,其中都讲述过惩戒营的故事。求涉及的关卡也非常考验玩家的耐心和神经:比如让官兵用血肉之躯趟平敌军的防线,或是潜入敌后、炸毁敌军补给物资等。你经常会看到,在关卡结束时,你麾下的战士几乎全部阵亡——但其他人还是不断地冲上前去,直到把敌人淹没在血泊里。
对惩戒营的伤亡,上述游戏也许有着艺术化的表达,但无可否认,惩戒营承担的都是最危险的使命:比如充当进攻第一波、强攻守备严密的敌军据点,有时,上级甚至直接要求他们从敌人的雷场上趟过。 布尼亚托夫曾经担任第123惩戒营的连长,他亲口讲述了一次最为惨烈的战斗。那是在1945年初的奥得河-维斯瓦战役中,第123惩戒营充当强渡维斯瓦河的先锋。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的情况下,他的营于1月2日深夜出发了,他们刚出发就遭到异常猛烈的火力压制。 布尼亚托夫后来回忆说:“战士们只好紧贴在橡皮艇上侧着身划桨,听着对岸射来的子弹从自己头顶呼啸而过,不时有迫击炮弹击中满载士兵的渡艇,人体和橡皮艇的碎片夹杂在一起被炸上天空。当惩戒营划到河中心时,就损失了一多半的橡皮艇,河面上满是漂浮的尸体,顽强登上河岸的战士们则遭到德军机枪的无情扫射,一些人绝望地躲到芦苇茂密的河漫滩或堤岸下,徒劳地想多活最后一分钟……” 事实上,很多惩戒单位存在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或几周——因为随着战斗持续,其成员都已损失殆尽了。
二战期间,并非只有苏联大规模地把囚犯派往前线,他们的敌人——德国亦然。在一战时,德国就有组建过惩戒部队的记录,而在二战中,这一“传统”也被沿用了下来。另外,其除了服刑的民间人员和违纪士兵,还有大量不满纳粹统治的政治犯。 最早的德军惩戒部队组建于1940年12月,它们有时被称为“第500缓刑营”或“第500惩戒营”。最初,该营的士兵都是犯有较轻罪行的平民和士兵,至于重刑犯则因为“过于危险”而被排除在了征募名单之外。 和其它惩戒部队不同,该营的指挥官都是资历优异的军官和军士,尽管如此,当后来他们被派往东线时,其伤亡数字仍然居高不下——这主要是由于该部队被用于执行危险任务所致。
随后几年,由于局势江河日下,心怀不满的违纪士兵越来越多,德军惩戒部队的规模也在扩大,在战争结束前,一共有超过50000名官兵被编入其中,同时,其成员来源也越来越广,监狱、法庭甚至是集中营都成了德军的兵员库。 (编辑:1919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