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款“病娇”游戏还没做完,制作人已经烦恼缠身
随便写点开脑洞的设定是一回事,让这些设定真的成为一个游戏,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档次的工作了。在《病娇模拟器》发布后,病娇君勤奋的更新让游戏迅速就有了可以试玩的版本,并且吸引了一批志愿者来不断完善这个游戏。直到2015年,游戏主播界的超级巨星Pewdiepie和Markiplier先后出了一系列游戏视频,才算是真正将这款游戏推向了主流视野。 可以说,没有病娇君,就不太可能有现在的《病娇模拟器》。 而病娇君还有一个优点,他非常擅长在社交媒体上运营社区。是的,虽然病娇君是个一言不和就怼粉丝的中二病患者,但是性格有缺陷不代表智商低。病娇君的视频和开发者博客质量都很高。如果只看这些内容,病娇君展现的一直都是一个稳健、可靠而又专业的形象。在《病娇模拟器》大火以后,可能绝大多数人,都只会接触到病娇君的这一面。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经历了那么多质疑和挑战之后,病娇君始终都能得到一部分人的信任和支持。 而更多的人,则可能根本不在乎病娇君到底是谁 ,只要游戏好玩就行: 04 经过这么多年,《病娇模拟器》的设定、主要角色和玩法早就被剧透了个底儿掉。大部分人应该也不指望游戏在未来会有什么本质上的革新。无论是病娇君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,最核心的论调其实都是一样的:希望游戏能赶紧把之前计划的内容完成,不要整什么新的幺蛾子。 另一方面,对于《病娇模拟器》这个文化现象的消费,也早就超越了游戏(和制作人)本身的范畴。各种衍生的Cosplay、同人艺术、Mod和Mod评测,恐怕更看重的是《病娇模拟器》的热度和猎奇的话题。不管游戏能不能真的完成,都已经生产了足够的的娱乐价值。
在《病娇模拟器》的核心圈子里,病娇君通过直播、视频和各种社交媒体上的互动,把开发游戏的过程变成了一场以自己为主角的真人秀。一个很符合社会偏见的,勤奋努力却能力平庸的独立游戏开发者,和一个很符合社会偏见的中二病二次元“死宅男”,在他身上完美融合,才能带别人这么多谈资与欢乐。
这一场围绕《病娇模拟器》的闹剧,大概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写照:游戏并不只是游戏,开发者不只是开发者,评论家不只是评论家,粉丝也不只是粉丝,深陷其中的每个人都在竭力呼喊,想要做点什么,证明点什么,但是最终好像也什么都没有改变。也许他们真正喜欢的,自始至终都只是这种搞个大新闻引人侧目的感觉。 病娇君的性格上的弱点和游戏拖沓的开发进度,成为了出色的沙袋。而病娇君本人,也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争执中开始迷失方向,越陷越深。也许直到他完成游戏,或者彻底被人遗忘,才能得到解脱。 (编辑:1919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